網站地圖
逢甲大學

課程資訊

deco

課程資訊

學習 不一樣的 大學國文課程

deco

關於「中文思辨與表達」

1.大學國文自110學年度起,更名為:「中文思辨與表達」。
2.本科目為通識必修學分,上下學期各2學分,共4學分。無擋修,若該學期未獲得學分,需上學期補上學期,下學期補下學期。
3.110 學年度前之入學生,自 110 學年度起,得以修習「中文思辨與表達(一)」認列「大學國文(一)」學分;「中文思辨與表達(二)」認列「大學國文(二)」學分。

選課說明

1.大一學生統一以人工跨系成班方式帶入課程,每班50人為上限。未達50人之班級,於「網路加退選」期間,開放全校學生自行網路加退選。
2.日間部學生選修進修部學士班、全校國際生大一不分系學士班、國企全英班及中文系之專班課程,限該系(班)學生修習,他系學生選修,不採計為校共同必修學分。
3.開設「中文思辨與表達(進階)班」2班,每班修課人數上限50人,限國文學測考試成績達頂標者修課。課表「中文思辨與表達」非該時段,且國文學測考試成績達頂標者,亦可於加退選截止日前,持成績證明正/影本,到國語文教學中心(資電106)申請至該班修課。
4.開設「中文思辨與表達(底標加強)班」2班,每班修課人數上限50人。

課程架構

課程結構設計,分別以「生命的思索」、「文化的傳衍」為主題,觀照個人與群體的關係。並以選文的表述為基準,設計作業練習,俾使閱讀與實作順利銜接,內化為自身的表達力。

課程進行方式

1.實施共同教材、檢測、作業、配分比例。
2.舉辦全校型國語文能力競賽,並參與校外檢測─臺中教育大學「全國大學生語文素養檢測」。
3.使用共同教材:國語文教學中心自編教材《我是誰?一本小書也是一本大書》。